说实话,我当律师这些年,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案件,有些让人哭笑不得,有些却让人感慨万千。记得有一次深夜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焦急地说,自己租的房子被房东私自闯入,还拿走了不少东西。当时我一边安慰他,一边迅速翻开脑子里关于民法典的知识点,告诉他这事儿完全可以依法维权。后来这个案子胜诉了,我看着当事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,心里也挺欣慰的。作为一个干了十五年的律师,我一直觉得,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,而是实实在在能帮到每个人的工具。今天,我想从民法典目录的角度,跟大家聊聊这部法律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我们。
总则:法律的自我介绍
民法典的第一部分是总则,说白了,就是这部法律的自我介绍。它告诉我们,这部法律适用于哪些人、哪些事,还定下了基本的规则。比如,它明确了自然人、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义务。坦白讲,我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时也觉得有点抽象,但后来代理过几个案子后就明白了。比如有一次,一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跟物业公司闹得不可开交,争的就是谁有权代表业主签合同。翻开总则一看,业主委员会作为非法人组织,它的权利范围是有限的,这就给法官判案提供了依据。
总则里还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,就是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。不得不说,这部分真是把老百姓的权益写得明明白白。比如,生命权、健康权、隐私权,这些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东西,其实跟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。记得有个委托人,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,他的个人信息被竞争对手拿去乱用,搞得生意一落千丈。后来我们依据民法典总则里的隐私权条款打官司,最后不仅赢了,还拿到了赔偿。这让我感慨,法律的进步真是实实在在能让人感受到的。
物权:你我的东西谁说了算
再往下看,民法典的物权编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分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手里的房子、车子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。物权编讲的是所有权、使用权这些概念,听起来简单,但实际用起来可不轻松。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,一个老太太把房子借给亲戚住,结果亲戚赖着不走,还说是自己买的。老人家急得不行,找到我的时候眼泪都快掉下来了。我翻开物权编,告诉她,所有权是她的,法律会保护她。最终法院判了亲戚搬走,还赔了占用期间的费用。看到老太太拿到判决书时那欣慰的表情,我觉得这工作真挺有意义的。
物权编还有个亮点是居住权,这是个新鲜玩意儿。以前我们常说有房才有家,但现在不一样了,民法典明确规定,房子可以不是你的,但你有权住进去。比如离婚后,一方可能没房子,但孩子跟着他,法院就可以判给居住权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案子,一位单亲妈妈带着孩子,离婚时房子归了前夫,但她硬是争取到了居住权,孩子上学没受影响。说实话,看到这样的规定,我作为法律人真是由衷欣慰,因为它考虑到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。
合同:签字前你得睁大眼
说到合同编,我得坦白讲,这部分是我代理案件时用得最多的。生活中谁还没签过几份合同呢?租房、买车、找工作,哪样离得开它?但很多人签合同的时候稀里糊涂,结果吃了大亏。我有个委托人,年轻小伙子,租了个店面开饭馆,合同里写着租金每年递增10%,他没细看,签了字。后来生意不好,租金却涨得吓人,差点把他逼破产。我帮他打官司时,发现合同里还有个条款没写清楚,最后靠着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,硬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。
合同编里有个让我特别感慨的地方,就是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。遇到霸王条款怎么办?法律明确说了,这种条款无效!这让我想起早年一个案子,一家公司跟客户签的合同,条款全是倾向自己的,客户投诉无门。后来民法典出来后,这种情况就好多了,法院会直接认定不公平条款没效。不得不说,这真是法律的一大进步。
人格权:尊严比什么都重要
再来说说人格权编,这部分在我看来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。过去这些内容散落在各种法律里,现在单独成编,足见重视程度。什么是人格权?简单说,就是你的名字、肖像、隐私这些属于你个人的东西,谁也不能随便动。我有个案子,一个女孩的照片被商家偷拿去做广告,她找到我时气得直哭。我一看,这事儿简单,民法典人格权编里写得清清楚楚,肖像权受保护。结果不仅让商家撤了广告,还赔了钱。女孩后来跟我说,感觉自己的尊严终于被法律撑腰了。
人格权编还有个让我挺意外的规定,就是禁止性骚扰。以前这种事不好界定,受害者维权很难。现在法律明文说了,单位、学校都有义务预防性骚扰。这让我想起一个职场案例,一个女员工被上司骚扰,公司却说管不了。后来我们拿着民法典去告,不仅上司被罚,公司也得承担责任。看到这结果,我真觉得法律在向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。
婚姻家庭:家和万事兴的法律保障
婚姻家庭编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。结婚、离婚、继承,这些事谁家没碰到过?我有个委托人,离婚时发现对方藏了财产,气得不行。我告诉他,民法典里有个新规定,离婚冷静期之外,还明确了隐瞒财产的后果。最终法院判了对方的财产分割比例大幅减少,他拿到应得的份额后,特意请我吃了顿饭表示感谢。说实话,这种案子让我觉得,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规则,还能帮人找回公平。
还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。现在社会老龄化严重,老人去世后财产怎么分,经常闹得不可开交。我有个案子,兄弟姐妹为了一套房子打得头破血流。后来我发现,民法典继承编里明确了遗嘱的效力,还新增了遗嘱信托这种方式。最终帮他们梳理清楚,房子按老人生前的意愿分了,大家虽然不情愿,但也没话说了。这让我觉得,法律有时候就像个和事佬,能把家庭矛盾化解得更平和些。
侵权责任:谁害了你谁得赔
最后说说侵权责任编,这部分是老百姓最容易用上的法律武器。生活中谁没遇到点糟心事呢?邻居漏水把你家淹了,路边广告牌砸了你的车,这些都能找侵权责任编来解决。我有个委托人,开车被路边掉下来的树枝砸了,保险公司说不赔,物业也推责任。后来我翻开侵权责任编,找到一条关于高空抛物的规定,直接把物业告了,最后赔了修车费。这案子让我感慨,法律真是无处不在,只要你会用,就能保护自己。
侵权责任编还有个新变化,就是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。现在网络发达,谁还没在网上吵过架、被黑过呢?我有个案子,一个小网红被人在网上造谣,生意全黄了。我们依据民法典的新条款,找平台要了造谣者的信息,最后不仅删了帖,还拿到了赔偿。这让我觉得,法律跟得上时代,才能真正帮到人。
从目录看法律的温度
翻完民法典的目录,我最大的感受是,这部法律不是写给专家看的,而是写给每一个普通人的。从总则到侵权责任,每一部分都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说实话,我干律师这么多年,见证了太多法律的变化,但民法典的出台,真让我觉得这是个里程碑。它不仅是个工具书,更像是个生活指南,告诉我们权利在哪、义务在哪,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。
当然,法律也不是万能的。有些问题,比如感情纠纷里的撕扯,单靠法律很难完全解决。但至少,它给了我们一个底线,让我们知道,出了事还有个地方可以讲理。如果你问我,这部法律最大的价值是什么?我会毫不犹豫地说,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和尊严。未来,我相信民法典还会不断完善,毕竟社会在变,法律也得跟着变。作为一个法律人,我挺期待看到它未来的样子。
最后想说一句,生活中遇到麻烦,别怕,翻翻民法典,也许答案就在里面。实在不行,就找个靠谱的律师聊聊,就像我当年帮过的那些委托人一样,总有办法的。
发布者:公益律师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ongyils.com/2078.html